标志的演化过程及各种推敲,值得学习~

豌豆荚 品牌更新计划。

历经半年时间,前期确认方向,讨论草图,方案选择,打样修改,到最后确认。
两个大方向,现有形象的优化,重塑品牌形象;
最后确定沿优化的方向深入,重新定义豌豆荚中文字体。
然后从基础部、办公部,到网络应用,全部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优化。

豌豆荚标志,在原标志基础上,优化小尺寸识别,重绘曲线,让图形更精简;
豆荚是通过等分圆形而来,试验了很多中分割方式,3、4、5……等分,在视觉美观与显示效果上,选择了9等分取之2;
豆的造型上包含两种比例,黄金比和白银比,以豆荚图形最小的豆子为1,其他分别为1.414和1.618;
图形与字体的宽度比例为0.618,整个标志严格遵循比例而设定。

字体,豌豆荚。
“豌”笔画多且多撇捺点少横竖,左右结构;
“荚”笔画多且多横少竖,上下结构;
“豆”笔画少且多横少竖,独体字。
3个字,都有各自的性格,不容易融合在一起。
为了让3个字更有内在的关联,我引入了两个概念,一个对称性;一个弱化撇捺。
通过观察和草图,发现3个字都同时具备整体或局部的对称性,然后强化了3个字的对称点,来作为他们一致的共性;
尽量把多变的撇捺控制在近似横竖的范围内,让3个字彼此具备另一个共性。
有了这两点共性,3个字就有了和而不同的统一。

字型塑造时,豌嫌宽嫌黑,豆嫌窄嫌白,荚嫌高;
所以在具体绘制时:
豌,笔画略细增大内部空间,这样就不会太臃肿而太黑;
豆,笔画略粗,这样豆就不会因为宽度大内空而显得太白;
荚,撇捺压平,近似横,不至下部中空;“艹”一横相较“豆”的一横略下,“艹”的上部露出的两短竖的视觉中心与豆的一横对齐。
这样3个字,在水平上大小相同,灰度相宜。

为了优化小尺寸的屏幕显示,笔画交接出,做了大家熟知的缩减处理。
开始阶段的字体是粗体,为了小尺寸识别,做了很多种粗细尝试,通过屏幕显示和印刷测试,确认了最终的粗细。

上面是其中的一部分,跟大家分享。

来源:左佐工作室

评论

热度(259)